针对网上疯传的“土方法”,卫生部放射卫生防护标准委员会委员邹剑明表示,服用碘片防辐射是有科学依据的。
羊城晚报:人体受到多大剂量的核辐射才会对健康有危害?
邹剑明:对于多种射线所致组织器官吸收的剂量,国际上使用“希伏(sievert)”作为单位。一般来说,拍胸部X片,摄入辐射量为0.02毫希伏,做一次头部CT,辐射量是20-30毫希伏.根据国家标准,放射工作人员一年所受的辐射剂量不超过20毫希伏,应急人员一次所受的辐射不超过100毫希伏。可见一次所受辐射量如不超过100毫希伏,一般不会对人体有确定性危害。
羊城晚报:现在网上流传很多防辐射的方法,比如服用碘片,是否有科学依据?
邹剑明:是有科学依据的。辐射紧急情况时伴有放射性碘,放射性碘对人体攻击的一个重要的靶向器官是甲状腺,甲状腺会吸收放射性碘。可能接受辐射前,先服用碘化钾,可使甲状腺充满碘,即占满了位置,减少吸收有伤害性的辐射碘。碘化钾在受到辐射前24小时和受到辐射后1小时服用,防护效率最高可达到97%;受到辐射后4小时后服用,防护效率则低于50%。现在我国还没有受到核辐射危害,没有必要过早服用,公众也没有必要抢购药物。如果我国已受到核污染影响,碘片会免费发放给经过评估有需要的人员。
羊城晚报:网上还介绍带围脖保护甲状腺,有没有用?
邹剑明:这是没有效果的。
羊城晚报:脖子上抹碘酒有没有用?
邹剑明:有一点防护效果,不过比服用碘片差多了。不过在没有其他办法的情况下,可以用抹碘酒,甚至喝少量碘酒的方式进行防护。
羊城晚报:网上还说,头场雨里很可能含有放射性物质,最好打雨伞?
邹剑明:如果环保部门监测到我国空气已经受到日本核泄漏影响。这种情况下如果下雨打伞或穿雨衣是有必要的,可以减少皮肤的接触。不过现在还没有这个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