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陕西省核与辐射安全网

莫让核电再神秘

时间:2022-03-25 来源:中国能源报

翻开一本中学历史课本,可以找到发生在25年前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文字描述,如果不是因为福岛7级核事故,很多人不会去追溯那段看似遥远的历史。然而,邻国的这场灾难,也带给国人思考:我们对核能、核电、核安全到底认知多少?

在福岛核事故发生后的两个月中,国内的恐慌虽然在抢盐潮之后渐渐平息。但回过头来想:老百姓为什么会这样做?答案很简单,当时他们不知道如何科学防护,也不确定核辐射到底有多严重或者不严重。对于陌生的突发情况,高度的不确定性促使了盲从行为的发生。这也反映出核安全科普存在盲区,公众在这方面的科学素养很大程度上是空白。

和平利用核能,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和现代文明之后的一次重大进步。面对自然环境的恶化、化石能源的逐渐枯竭、其它能源暂时无法满足社会需求,核能被选择为未来可替代化石能源的主要能源之一。然而,人类历史上发生过的核事故,表明这把“双刃剑”也有令人畏惧的一面:在为人类带来清洁能源的同时,也隐藏着风险,那么是不是就此放弃它?答案是否定的。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不能因为其“弊”就彻底否定。好比人生病吃药,若因“是药三分毒”就不去吃它,那药就不是药而只是毒,自然无法救人性命。

核能也是一样,此时放弃,无异于“因噎废食”。对核电来说,如何不废而且还要最大程度地降低带给社会的风险?笔者认为:首先要确保核电在设计、建设、运营管理中的安全性、可靠性不断提高,另外就是让老百姓看清楚核电是怎么回事,到底安不安全,一旦有风险如何科学有效应对,将危害最小化,这才是关键。

我国核电发展已有近30年历史,在运机组除了输送清洁的能源,还保持着良好的安全运行记录。但是,安全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不用了解核安全,可以不用知道核应急,可以与核电之间存在“距离”。核电不是一个反应堆、一个电站或者一个企业那么简单,它关乎整个社会的能源供应和安全,只有整个社会的认可、整个社会的参与协作,核安全才能从抽象的概念变为具体的行动和认识,核应急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有序的体系,核电才有可能继续为社会发展服务。

眼下,福岛核事故还没有平息,各个国家和相关组织都在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并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我国国内各种形式的科普活动正陆续展开。即使如此,不得不承认,我们太缺乏系统、全面、大范围以及长期性的核能科普计划;公众在核电发展中的参与度不够,对核安全、核应急的认识还停留在概念阶段;核电是安全、清洁、经济的能源还没有在全社会形成共识,这是当前核能利用及核电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只有脱去核电的神秘外衣,让公众了解核电、支持核电、并且知道如何正确防范和应对风险,中国的核电事业发展才能真正畅通无阻,也才能更好地造福于社会。

 

 

浏览字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