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童克难
3月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记者就“两高”报告中生态环保领域相关内容进行了梳理。
最高法:审结一审环境资源案件25.3万件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过去一年,人民法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审结一审环境资源案件25.3万件,助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审结环境公益诉讼案件3557件,同比增长82.1%。
一年来,各级人民法院也在审理环境资源案件方面积极探索。如江苏法院审理向长江非法排污案,让排污者支付5.2亿元环境修复费用和罚金。河南法院审理废酸污染黄河支流案,改变 “企业排污、群众受害、 政府埋单”现象。福建法院加强古厝、廊桥等文化与自然遗产司法保护。广西法院加强巡回审判保护野生动物。贵州法院积极保护传统村落留住乡土文明。西藏法院依法守护雪域高原生态安全屏障。陕西法院用恢复性司法助力修复秦岭生态。青海法院倾力守护中华水塔生态安全。上海、湖北、湖南、四川等地法院依法审理涉长江禁渔案件,山西、内蒙古、山东、甘肃、宁夏等黄河流域9省区法院加强环境资源审判协作,保护中华民族母亲河等。
最高检:办理相关公益诉讼案件8.4万件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过去一年,人民检察院助力污染防治攻坚,起诉破坏生态环境资源犯罪5.1万人,办理相关公益诉讼案件8.4万件,同比分别上升0.9%和21%。
用“检察蓝”守护“河湖美”,报告还提到了万峰湖。万峰湖地处黔桂滇接合部,因无序养殖、水质恶化,2016年、2017年连续两次被中央环保督察点名。治防分属管辖,效果不如人意。基于此,最高人民检察院直接立案,三地党委和政府大力支持,协同治理、联手防控,再现一湖碧水。
一年来,检察机关与生态环境部等开展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专项打击,会同自然资源部开展试点,强化土地执法领域协作,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同时出台检察政策,服务保障长江十年禁渔,促进综合运用刑事、行政、经济手段惩治非法捕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