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陕西省核与辐射安全网

生态环境部7月新闻发布会:科技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时间:2020-07-30 来源:生态环境部

7月28日,生态环境部召开7月例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会由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主持,生态环境部科技与财务司司长邹首民介绍科技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相关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1、上半年全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2020年1-6月,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显示,我国生态环境质量保持持续改善的良好势头。

在环境空气方面,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5.0%,同比上升4.9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3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0%;PM10浓度为5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5%;O3浓度为14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SO2浓度为1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6.7%。

2020年1-6月

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各级别天数比例

 

2020年1-6月

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六项指标浓度及同比变化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59.7%,同比上升12.6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5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6.7%。北京市优良天数比例为71.4%,同比上升9.0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4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5%。

2、夏季臭氧治理攻坚开局良好

近年来,全国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细颗粒物(PM2.5)呈下降趋势,但臭氧污染问题日益凸显,特别是在夏季,臭氧已成为导致部分城市空气质量超标的首要因子。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形成臭氧的重要前体物,为加强VOCs治理,有效控制臭氧污染,我部制定了《2020年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攻坚方案》,组织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汾渭平原及苏皖鲁豫交界地区的95个城市开展夏季臭氧治理攻坚行动。

生态环境部已派出168个工作组,深入58个VOCs排放量大、臭氧污染压力重的城市完成第一轮次强化监督帮扶工作,正进一步组织227个工作组,到78个城市开展第二轮次强化监督帮扶,按照“问题精准、时间精准、区位精准、对象精准、措施精准”的总要求,以帮扶为主基调,以监督为保障,指导和帮助地方政府及企业切实减少VOCs排放,提升臭氧治理能力。

各地也积极行动,对攻坚行动进行了部署。北京、山东,以及郑州、洛阳、平顶山、宿迁等多地发出了“给涉挥发性有机物企业的一封信”,呼吁企业严格守法、公众积极参与。杭州、太原、济宁、淄博、南通、徐州等城市分别开出了第一张VOCs罚单。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广东等省(市)出台优惠政策,引导鼓励夜间错时加油和装卸油。

从6月的监测数据来看,夏季臭氧治理攻坚开局良好,治理工作初见成效。95个城市平均优良天数为19天,同比提高5天;其中80个城市优良天数同比提高,5个城市同比持平,10个城市同比下降。

生态环境部将深入推进强化监督帮扶,加大VOCs减排力度,扎实推动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有效提升优良天数比率,确保完成“十三五”环境空气质量约束性指标任务。

3、“十三五”生态环境科技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一是重大科研项目推进有序。“十三五”期间生态环境领域的科技投入不断增多,仅中央财政投入就超过100亿元,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完成“十三五”任务部署,长江生态保护修复联合研究一期项目顺利实施,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现已进入验收阶段。科技部等有关部门大力支持生态环境科技工作,先后部署了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场地土壤污染成因与治理,固废资源化等十多个专项,基本涵盖生态环境各个领域。这些科技项目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二是科技体制改革进展顺利。我部制定《关于深化生态环境科技体制改革 激发科技创新活力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大力推进生态环境科研管理放管服,扩大科研院所和科研人才自主权,强化了科研诚信建设,进一步激发广大科研人员创新活力。

三是科技成果转化取得一定成效。发布《关于促进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的指导意见》,建成国家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了成果汇聚,信息发布,供需对接,咨询交易等技术服务功能,形成国家与地方相结合,公益与市场相结合,线上线下相结合,开放共享统一联动的生态环境技术服务体系,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应用。

四是创新科研组织实施机制。以“1+X”模式组建“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和“国家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研究中心”。联合全国500多家优势科研单位、8000名科研人员,形成“大兵团联合作战”的协同攻关模式。建立“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与帮扶指导工作机制,向京津冀、汾渭平原等派驻41个专家团队,向长江经济带沿江城市派驻58个专家团队,为地方提供各类技术方案和措施建议超过500份,有力支撑各地打赢蓝天保卫战和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

五是取得一批重要科研成果。在大气环境领域,建立了大气重污染成因定量化、精细化解析技术方法,弄清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重污染成因,构建了重污染天气联合应对技术体系,有力支撑了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当前,正面临“十三五”收官,生态环境部部也正在积极谋划“十四五”期间生态环境科技工作,具体来说,就是面向世界环境科技前沿、面向环境管理需求、面向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际问题。建立4个支撑体系,即针对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健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技术支撑体系;针对降低生态环境风险水平,构建生态环境风险防控的技术支撑体系;针对生态环境监管职能转变,构建生态环境智慧监管的技术支撑体系;针对深化环境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构建激发创新活力提升创新效能的能力支撑体系。部署6大任务:一是开展环境问题成因机理以及时空和内在演变规律等前沿基础研究;二是加强生态环境治理、监测、修复等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三是开展生态环境监管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政策与制度等方法体系研究;四是开展区域流域治理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五是加强创新平台、人才队伍与学科建设;六是推进成果转化和环保产业发展。

围绕这6大任务,推动国家设立O3和PM2.5复合污染协同防治与精准治理、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与修复、危险废物环境风险防控与区域协同处置、海洋生态安全保障与综合治理等一批科技项目。

第一财经日报: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科技投入不断加大,能否请环境部详细介绍一下科技治污取得哪些成效,产出了哪些重大的成果?谢谢。

邹首民:谢谢。刚才我在开场白已经说了,“十三五”期间中央财政的科研投入就超过100亿,大家都知道科技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贯穿于污染防治全过程,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随着科学的发展,我们对环境问题形成的原因和内在变化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更加清晰和准确,这就使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更加科学、精准。同时,随着一些关键技术的研发突破,我们在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方面的技术可达性更强、经济可行性更加合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更加协调。比如,水专项在钢铁、化工、造纸等重点行业废水治理技术上的突破,使得这些传统重污染行业实现了产能提升和污染减排的“双赢”。

给大家举几个例子,大家比较关心的重污染天气的预报预测,每个人在出行过程中都要看一看今天的空气质量如何。在重污染天气预报方面,通过科技攻关,污染过程预报的准确率接近100%,污染级别的预报准确率接近80%,预报的时长由以前的3-7天,目前扩展到10天。大家不要小看这个科技进步,由于预报预警技术的快速发展,可以使各地提前采取应急管控措施,减少污染物的累积起点,降低污染峰值。在工业废水处理方面,大家都知道我国是钢铁大国,世界钢铁产量第一,我们在钢铁焦化废水方面突破了焦化行业废水强化处理集成技术,应用于鞍钢、武钢等大型企业,累计实现节水和废水回用1.1亿吨,直接惠及企业产值超过1500亿元/年。在钢铁行业大气污染治理方面,中国现在是唯一一个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钢铁全流程超低排放技术体系的国家,首钢股份迁安钢铁公司是世界上首家实现全流程超低排放的企业,使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成为可能。2019年4月,生态环境部等五部委印发《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大力推广超低排放技术。

南方都市报:请问“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与技术帮扶工作机制运行如何,对地方科学治污和精准治污发挥了什么作用?谢谢。

邹首民:“一市一策” 驻点跟踪研究与技术帮扶最初是为了更好的实施好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而创新的一种科研组织模式。在攻关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派驻了28个驻点跟踪研究工作组,这些工作组深入地方一线,送科技解难题,把脉问诊开药方,边研究、边产出、边应用,解决地方“有想法、没办法”的人才和技术瓶颈。

这种模式由生态环境部、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驻点跟踪工作组、地方人民政府通过签订四方协议的方式推进实施。2018年,我们把这种模式推广应用到汾渭平原、雄安新区、新疆昌吉自治州等13个城市。同时,也向长江沿线派驻了58个工作组,支撑地方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

驻点跟踪研究工作组构建了“问题识别—目标提出—减排分析—方案提出—评估优化”的技术帮扶工作体系。以支撑打赢蓝天保卫战为例,各工作组编制高分辨率动态源清单,开展精细化来源解析,帮助每个城市精准识别主要污染源,研究提出符合当地污染特征的产业和能源结构实际综合的解决方案。同时,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开展重污染天气应对,形成“事前预判-事中跟踪-事后评估”的工作模式,即在每次重污染过程中,工作组首先提出应对方案,政府采纳实施,工作组及时对相关措施进行跟踪评估,并优化改进应对方案,指导下一次重污染天气科学应对。

各驻点跟踪组在帮助地方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带动地方人才培养和成长,大幅提升地方科技基础能力,形成大气污染防治科技支撑的长效机制。这项帮扶工作既得到地方政府的广泛好评,也使科学家们有了真正的荣誉感和成就感,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号召。

人民日报:关于生态环境资金的问题,不管是生态环境保护还是污染防治攻坚都离不开资金的投入,“十三五”以来生态环境资金投入到哪些方面,发挥了什么样的效果?将来在“十四五”资金投入有什么考虑?谢谢。

邹首民:“十三五”期间我部配合财政部管理的生态环境资金有四项,分别是水污染防治资金、大气污染防治资金、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和农村环境整治资金。“十三五”期间累计下达2248亿元。

一是水污染防治资金783亿元,重点支持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修复、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等。资金对各地消减劣V类断面、建立重点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解决黑臭水体、改善环境质量都发挥了很大的支撑作用。

二是大气污染防治资金974亿元,其中2020年是250亿元,比2016年增加了约119%。资金主要用于京津冀、长三角、汾渭平原等重点区域开展大气污染治理,包括冬季清洁取暖试点。资金对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是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285亿元,重点支持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受污染土壤管控修复、重金属污染防治等。

四是农村环境整治资金206亿元,支持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规模化以下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等,对改善农村环境质量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十四五”期间,希望继续加强在大气、水、土壤、农村等领域的资金投入。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在“十四五”规划方面很多部门都已经把规划提上日程了,刚才也介绍了“十四五”生态环境科技方面也有很多部署,想问这些部署具体将怎样实现,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将有什么样的助力,谢谢。

邹首民:目前,各部门都在开展“十四五”规划的编制工作,为了强化科技支撑“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我部也启动了“十四五”生态环境科技需求和重点研发任务的凝练工作。目前,已形成了初步的思路和框架,具体如下:

“十四五”生态环境科技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防范生态环境风险为核心,以支撑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突出科学治理、精准治理、依法治理、系统治理和智慧治理,着力深化生态环境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新时代生态环境科技创新体系,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强有力的科技引领和支撑。

具体来说,就是面向世界环境科技前沿、面向环境管理需求、面向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际问题。建立4个支撑体系,即针对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健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技术支撑体系;针对降低生态环境风险水平,构建生态环境风险防控的技术支撑体系;针对生态环境监管职能转变,构建生态环境智慧监管的技术支撑体系;深化环境科技体制改革,构建激发创新活力提升创新效能的能力支撑体系。部署6大任务:一是开展环境问题成因机理以及时空和内在演变规律等前沿基础研究,提升科学认知;二是加强生态环境治理、监测、修复等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和精准治污能力;三是开展生态环境监管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政策与制度等方法体系研究,提升依法治污水平;四是开展区域全过程污染控制和生态保护修复的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研究,提升系统治理和保护水平;五是加强创新平台建设与布局优化、人才队伍与学科建设等,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六是大力科研成果转化应用,促进环保产业发展,提升解决生态环境实际问题的水平。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中央科技体制改革的要求,积极与科技部等部门沟通协调,争取将我部需求纳入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并组织开展相关的研究工作,积极支撑污染防治攻坚战。

浏览字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