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菲四月,天高云淡。站在高处俯瞰富县县城,洛河碧水蜿蜒,到处郁郁葱葱。人们呼吸着新鲜空气,领略着洛河两岸的秀美景色,享受着良好生态带来的舒适与畅达。
铁腕治污,守护蓝天碧水、青山净土。近年来,富县持续加强自然生态保护,扎实开展环境污染综合整治,一个“碧水、净土、蓝天、青山”的新鄜州焕发出更加迷人的魅力。
生态越来越好、环境越来越美成为富县人民的共同感受。数据显示:富县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2%,地面水水质、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均为100%。2018年,空气优良天数达到302天。
“美丽乡村”带来“美丽生活”
“收垃圾喽,收垃圾喽……”
每天上午9点,牛武镇阳畔村的保洁员张启军就戴上口罩,骑着三轮车,挨家挨户吆喝着。喊声未落,村民们便提着垃圾走出院子,分类倒在三轮车上的两个垃圾箱里。
随后,张启军将垃圾拉到了中转站,将刚刚收集的垃圾分别倒入不同的压缩机槽口,整个操作非常熟练。
门前花园,房后菜园,小河水清清,垃圾无踪影。村容整洁,绿树成荫的阳畔村,让人心旷神怡。
然而,许多年前,阳畔村留给村民的记忆却并不美好。
在村民李健广的记忆里,许多年前,人们的环保意识不够。为了图方便,个别村民把垃圾和污水任意丢弃、排放到村头、路边和河渠里。
“房外脏乱差、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李健广用一句顺口溜调侃道。
有如此困扰的不只是阳畔村。过去,由于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滞后于经济发展,大量生产生活垃圾被随意堆放,“垃圾围村”成为富县的普遍现象。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全面提升农村环境,实现净化、绿化、美化、亮化,将农村打造成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富县在积极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让村庄真正美起来。
环卫一体化垃圾处理方式,就是按照“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站处理”的方式,在垃圾源头进行分类收集,再分类集中处理,最后进行回收再利用,达到了减量化和资源化的效果。
“户有垃圾桶,村有收集箱、中转站,镇有处理站。”牛武镇副镇长贺行宇介绍说,“实施垃圾分类回收以来,处理站已达到日处理5吨垃圾,垃圾日产日清,基本实现了无害化减量处理和废物回收利用。”
2017年,富县引进陕西环保集团投资1.6亿元的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项目,共建设21个垃圾资源化处理站和13个污水处理站,将覆盖全县所有乡镇、街道办、社区服务中心。
目前,已完成41个村庄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任务,建成交道便民服务中心、牛武镇、张村驿镇3个垃圾资源化处理站,建成牛武镇、交道便民服务中心、张村驿镇、茶坊镇洛阳社区4个污水处理站,所有项目计划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
“颜值”高,环境好。富县农村正在美丽蜕变,干净整洁的雅致民居,依山傍水的田园风光,正实现着村民家美村富的质朴愿望。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
走进富县南教场的翡翠世家住宅小区,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上,场内道路都已硬化,路上不时有工作人员来回洒水。施工现场还做了围挡处理,钢筋、混凝土等施工材料均有序堆放。一块块裸露的黄土用防护网覆盖着,3台雾炮车开足马力向空中喷洒着水雾。
“为了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扬尘对空气造成的污染,公司项目部买了洒水车辆和设备,安排专人负责日常打扫和洒水降尘,对裸露的地面,不定时浇洒,保持地表湿度,最大限度地减少空气污染。”该项目建设负责人介绍说。
采访中,一辆运输车缓缓驶入门口的冲洗平台。瞬间,车前、车后、车底,以及车身左右,无数根强力水柱喷射而出,形成一条条雾状的“长廊”,不到两分钟,“灰头土脸”的车子就被冲洗得干干净净。“富县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要求所有的建筑工地扬尘治理达到施工工地周边围挡、物料堆放覆盖、出入车辆冲洗、施工现场地面硬化、拆迁工地湿法作业、渣土车辆密闭运输的‘六个100%’和施工围挡、路面硬化、设备安装、使用到位、运输车辆密闭等‘七个到位’。”富县城乡建设管理站副站长王桂林说,同时,加大检查力度,确保问题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理、第一时间整改。
环境是最稀缺的资源,生态是最宝贵的财富。近年来,富县把大气污染防治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民生工程放在突出位置,全面实施大气污染治理,多措并举、综合治理,打响保卫蓝天攻坚战。
此外,富县还积极开展扬尘污染专项治理和秸秆禁烧、油烟净化、加油加气站油气回收治理等专项整治工作,不断强化建筑工地、拌合站等场所的防尘管理,对城区工业企业、废品回收站等散乱污小企业进行了关停转迁,累计实施燃煤锅炉改气46家70台,建成县城区公共充电桩3个,在建油气电一体化加油站1座,城区空气质量不断改善。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富县空气质量渐渐由差变好,人们看在眼里,感受在心头。
一河清水绕城来
清晨,在县城河滨路上,沐浴着温暖的霞光,晨练的居民络绎不绝。一条环形的生态走廊,入目皆是风景。
富县有洛河和葫芦河,虽然水多,但在群众的印象中,以前也曾遭受着不同程度的污染。站在洛河边,居民杨生田向记者说道,“以前沿河这一片是旧楼房,居住的人多,各种设施也不齐全完善,一些居民便把垃圾和污水倒在了河里。”
为了保护“母亲河”,富县坚持刚性治标,系统治本,稳步推进河长制,全力打造水清岸碧优质水环境。针对县域内17条河流、28条支流、6座水库,设立县镇村三级河长、巡查员、保洁员、河警制度,按照规定开展巡河巡湖,及时发现整改存在问题。结合全县水资源、水环境、水污染、水灾害的“四水同治”,积极开展“清四乱”专项行动,对河道内违法违规问题严厉查处。
“目前,我县的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5000方,对于全县的污水处理来说还存在缺口。”富县城市管理执法局副局长段小强说,他们正在对污水处理厂进行提标扩容,届时日处理能力将达到1万方,极大满足全县污水的处理要求。
与此同时,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也被纳入绿色保卫战之中。以截污、清污、减污、控污、治污为抓手,全县278处未审批入河排污口全关闭,有关部门对接入城区污水主管网存在堵塞、渗漏、管网破损的55处污水收集口进行了紧急疏通和维修。整改畜禽养殖企业15家;拆除、整改直排厕所9个;关闭、整改洗车场10家;整改餐饮企业11家;对洛河城区主河道和秋家沟、瓦窑沟等支河道进行了整治,并实施绿化、美化工程。目前,全县粪污综合利用率已达87%以上,县城区6.3公里污水主管网修复工程已完成。
活水绕城,草木青葱。如今,洛河两岸成为了富县居民茶余饭后散步休闲的优选之地。(记者 雷 荣 通讯员 杨 雪)
记者手记
为了心中那片美好
面对环境污染这个老大难问题,富县会给出什么样的解决答案呢?采访之前,记者心中有过思考。
在西山公园,记者遇到了休闲的居民杨生田。“我在富县生活工作几十年,这里的一草一木,过去是啥模样,现在是啥模样,我都亲眼所见。你们看,生活在青山绿水中,是不是心情也舒畅多了。”聊天中,杨生田畅谈着他的感受。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这样的生态公园,富县不只有这一处。
在富县,“绿水青山、蓝天净土”不是他们口头上的叫喊,而是在实践中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化为生动的现实,成为全县政府、企业、群众的自觉行动。
爱护“母亲河”,富县一直在行动。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总长43公里的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已经启动,这些管网将延伸到城区的每家每户,解决5万余人的生活污水排放问题。
富县也有“圣地蓝”。2018年,302天的优良天气让富县人民享受到最纯净、健康的呼吸。作为一家化工企业,延长石油延安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对于大气污染尤为关注,20多亿元的排污投入,将实现污染的零排放。
为了守住一方青山净土,富县有舍有弃。舍弃了能带来丰厚效益的汩汩石油,对子午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25口勘探井和柴松省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全部井场关停退出,永久性封固,实施生态恢复,为野生动物们营造了快乐家园,构筑起一道绿色保护屏障。
“环保工作是福泽子孙后代的大事,虽然困难重重,但我们会攻坚克难,把这项工作做实做好。”富县环保局局长高晖的一番话让记者印象深刻。
我认同高晖的说法,环保治理的是生活环境,治活的是群众的心。环境保护,只有起点,没有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