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挺革
经济发展是党执政兴国、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支柱,而生态环境保护是关系党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福祉的重要社会问题。如何认识和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是我们面临的现实问题,也是浙江上下贯彻落实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有关经济社会发展包括生态文明建设更高目标要求的关键所在。
历史经验充分证明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并不矛盾
不少人曾经认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是相互矛盾的,经济发展须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而保护环境则会限制经济的发展。在上世纪一段时期内,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较为粗放,生态破坏、环境污染问题凸显,不仅对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也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一条开宗明义提出:“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研判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环境保护作出一系列安排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减排不是减生产力,也不是不排放,而是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在经济发展中促进绿色转型、在绿色转型中实现更大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从根本上讲是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不矛盾,不能为了发展经济牺牲环境,也不能为了保护环境而放弃发展经济。关键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实现高质量发展,从而使二者相统一。
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其内在规律。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常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简称EKC)来描述。EKC的转折点是人均GDP在4000~5000美元之间。在EKC中把经济发展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低经济活动时期,产生的污染物较少;第二阶段是经济起飞时期,此时对资源的消耗量巨大、技术水平不高、利用率低、污染严重;第三个阶段是经济平稳发展时期,经济结构改变、污染产业停止生产或被转移、技术水平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同时也积累了较多资金进行环境治理,科学技术进步大大降低污染物的潜在发生量和社会总产值的比值,即大大降低经济发展本身对环保事业发展的依赖度。
回顾历史,欧洲莱茵河环境治理就经历了这样的过程。自工业革命后,西方国家急于实现工业化产业化,片面追求经济发展,不顾生态环境的保护,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污染改变了河流水质,大量采挖河道沙石,改变了河床基底,再加上气候等综合因素作用,导致水生物种急剧减少,莱茵河因此遭受严重污染。直到“桑多兹化学污染事件”暴发后,人们意识到以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是行不通的,于是通过优化产业布局,创新发展新能源,协调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促进了莱茵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走出一条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道路。
在莱茵河流域治理过程中,流域各国因地制宜,依据自身的主体功能特色发展合适产业,形成科学的产业布局。上游地区生态脆弱,瑞士便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充分利用河流上游山高谷深的天然优势,修建水电站,大力开发水利资源;位于莱茵河中游的德国,则在莱茵河流域布局了环保技术、生物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等新型先进无污染产业,而鲁尔工业区则转型为一个集居住、休闲、文化、会展和办公等为一体的现代化混合区;位于莱茵河下游的荷兰,大力推进绿色航运贸易,并且制定了严格的航运环保标准,最大限度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从而为各种生物提供了生存环境。莱茵河40年的治理过程足以体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能够相统一,也让我们认识到发达国家环境保护进展的规律。
明道、取势、优术实现高质量发展
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取得巨大成就也充分说明了只有统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以浙江省为例,浙江加快绿色转型,积极建设美丽浙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之路履践致远。浙江建成生态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空气质量在全国重点区域率先达标,地表水和近岸海域水质显著改善,生活垃圾实现零增长零填埋。生态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不断加强,河长制等在全国推广,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河湖建设在全域推进,城乡人居环境质量显著提升,走出一条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收入水平低的社会群体很少产生对环境保护的需求,贫穷会加剧环境恶化。要做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统一,首先要深入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善于从历史和全局的高度认识问题、谋划工作、推动落实,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各项工作中。
第二,要强化生态环境领域法治建设,加强用法治的力量守护好绿水青山,包括用数字化等先进技术来提高环保监督和执法能力水平。实现“环境数据可视化,环境监督过程化,监督评估可量化,环境监督闭环化”,不仅要解决“好用、管用”技术问题,又要重点解决“想用、实用”机制问题。
第三,要加快提升科学技术水平,大力扶持发展环保产业。技术进步是降低污染物潜在发生量和增加社会总产值的一个长期性因素,只有科技不断发展,我们才会更加清楚地认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客观规律,并运用先进的手段实现二者的辩证统一。
第四,要进一步提升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公民保护环境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引导和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实践。
自然、人和社会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我们要从生态整体的角度和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角度看问题,既反对人类中心主义(人类主宰一切,忽视人类在地球生态母系统中的客体性),又反对泛生态主义(生态高于一切,忽视人类的主观能动性)。明道,道法自然,万物共生,环境保护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是金光大道;取势,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优术,科学的理念、方法和先进的技术、工艺定能让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比翼双飞,实现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浙江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委员,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