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肖颖 通讯员吕欣芸
一段时间以来,陕西省生态环境厅自觉将生态环保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考量,积极推进环评五个转变,全力做好重点项目环评审批服务保障,推动实现稳经济守底线促发展。
坚持项目管理提级,实现从分散被动式管理向聚合主动式管理转变。陕西省生态环境厅成立了全省重点项目环评服务专班,主动征集各市(区)和省级相关部门项目环评支持服务需求,结合全省“十四五”及年度重点项目清单,建起涵盖7类重点项目的全省环评管理台账,涉及620个2022年省级重点建设项目、108个省厅征集重点项目、41个“两高”类项目、34个煤炭保供类项目、99个新能源基地建设项目、17个抽水蓄能类项目、124个专项债券类项目。对纳入台账内项目均由专人负责、定期调度、提前介入、跟踪服务。
坚持源头预防提前,实现从偏重微观项目影响向强化区域空间宏观管控转变。按照国家统一部署,陕西省“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意见和市级管控方案已发布实施,构建起全省以“三线一单”为核心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充分利用“三线一单”现有成果开展报批前研判,先后为161个规划和重大项目开展对照分析服务,比对项目选址与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分布,提出选址选线等优化建议,有效避免项目前期政府决策和企业投资风险。
坚持准入评价提效,实现从关注单个项目向系统评价转变。以产业园区环境管理为突破口,推动“三线一单”、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融合评价。利用“三线一单”成果研究形成全省产业园区环境管理研究报告,在此基础上,从2020年起联合省科技厅、省商务厅分两批在6个产业园区开展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联动试点改革,通过登记表豁免、告知承诺审批、打捆审批以及简化环评内容等措施,加快入园项目尽快落地。
坚持环评审批提速,实现从按部就班审查向加速度审批转变。畅通疫情防控、民生工程、重点项目环评“绿色通道”。疫情期间对急需的医疗卫生、物资生产、研究试验、民生保障等项目实行环评告知承诺审批或豁免环评手续。采取专家函审、视频会议等形式开展审查,最大限度推进复工复产。修订《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审批规程》,实行项目环评即受理即评估、评估审查同步、不见面审批。明确技术评估时间压缩三分之一,报告表公示时间压缩50%。将定期改为按需召开省厅环评审查委员会审查项目。今年以来省级审批21个项目,涉及投资99.76亿元,项目环评审批平均比法定时间压缩了一半以上。
坚持项目服务提质,实现从坐等企业上门咨询向主动一线服务转变。坚持为民宗旨,强化“勤快严实精细廉”的工作作风,今年通过专家指导、视频会商等方式为完成书(表)编制但还在解决政策制约的11个重点项目提前开展环评文件评估服务。持续开展环评服务走基层,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及时解读“两高”、煤炭保供、新能源等项目最新政策要求,积极为基层答疑解惑,指导基层规范项目环评审批。省生态环境厅领导带队主动深入企业单位和项目现场,帮扶企业解决环评遇到的政策困难和技术问题。
随着环评“五个转变”的不断深入,今年以来,陕西省一大批重点项目取得了环评批复。5个重大项目已获生态环境部审批,17个重点项目由省级环评批复。截至目前,全省共审批建设项目847个,涉及总投资约1026.2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