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陕西省核与辐射安全网

以核能综合利用助推实现“双碳”目标

时间:2022-06-22 来源:核电网

“核能作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优质能源,是未来新增非化石能源中最具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谈及如何统筹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时,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核学会理事长王寿君表示,当前,除传统的核能发电外,核能综合利用的内涵广泛,应用场景多样,可以用于区域供暖、工业供热(冷)、海水淡化、核能制氢、同位素生产等;此外,在太空航行、深海探测、海岛供能等特殊场景中,核能还具有持续性强、供能形式多样等特殊优势。

当前,美国、俄罗斯、法国等核能强国均积极推动核能综合利用,将其作为应对气候行动的重要举措,并以其为牵引驱动核能科技创新,抢占核能技术制高点。美、英、日等国大力开展核能制氢技术的研究,法国积极推进多功能模块化小型堆的研发建设,俄罗斯在浮动核电站、核动力破冰船的研发应用方面位居世界前列。

对此,王寿君表示,当前,我国已具备规模化发展核能综合利用的时机和条件。近年来,山东海阳核电站和浙江秦山核电站均已利用核热电联供技术为城市居民供暖。2022年5月,全国首个工业用途核能供汽工程——江苏田湾核电蒸汽供能项目全面开启建设。全球首座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核电已在山东荣成并网发电,高温气冷堆提供高品质的工业蒸汽,可以与高耗能产业耦合,代替化石能源供热/供汽,降低碳排放。随着我国“双碳”目标的持续推进、能源安全战略的深化落实,核能综合利用将在支撑我国“双碳”目标实现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王寿君看来,核能既具有可再生能源的零碳排放特性,又延续了化石能源不间断稳定服役的特点,贴合大宗制造工艺的能源需求。应充分发挥大型压水堆、高温气冷堆、模块化小堆、低温供热堆等各自优势,紧密结合用户侧综合能源消费需求,建立集供电、居民供暖、工业供汽、制氢、海水淡化、同位素生产等为一体的多能互补、多能联供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为未来我国绿色低碳发展贡献核能力量。

为此,王寿君建议:

一是加快核能综合利用与高耗能行业的耦合发展,突破能源壁垒。在“双碳”背景下,以传统化石能源消费为主的高耗能行业发展面临严重制约,亟须突破化石能源壁垒,而核能综合利用可以满足高耗能行业多样化的用能需求,可以为高碳排放产业提供脱碳技术方案,支撑国家大型化工基地、大型工业基地建设。建议国家将高温气冷堆为石化、钢铁等高耗能企业综合供能/供汽示范项目列为国家科技专项,开展相关应用研究和实践工作,推动行业标准和行政法规的完善,为全球高耗能企业脱碳提供新的商业模式和样板。

二是加快核能清洁供暖产业化,缓解冬季供暖面临的巨大压力。在传统煤电不断压减、新能源无法供暖的情况下,可通过核热电联产或低温供热堆等方式代替部分煤电,为广大的北方地区供暖。建议从国家层面推动核能清洁供暖产业化发展,从选址、设计、审批、监管等方面完善法规标准体系,在税收、贷款利率、财政补贴等方面出台配套扶持政策,推动核能供暖项目尽快落地。

三是加快核能制氢技术的研发和示范,为规模化制氢提供可靠基础。核能制氢具有分解效率高、便于工业规模化生产等优势,是极具前景的清洁氢生产手段。核能制氢在我国已形成较好的产业基础,特别是高温气冷堆制氢有望成为我国大规模供应氢气的重要解决方案。建议设立核能制氢重大专项,建设核能制氢示范工程,明确政策、资金和条件保障等方面的支持,加快成果转化,推动碳减排进程。

浏览字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