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陕西省核与辐射安全网

咸阳:碧水蓝天绘就美丽生态画卷

时间:2022-06-10 来源:咸阳市生态环境局

登高望远,渭水穿城而过,两岸高楼林立,绿树成荫,水面碧波荡漾,这是绿水皆灵秀的咸阳,映照出了咸阳人追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坚定决心,见证了咸阳人追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我市坚持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重大民生工程,聚焦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构建起了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使生态环境指标逐年向好、环境质量稳步提升。

蓝天白云晒幸福

2018年183天,2019年214天,2020年235天,2021年245天。空气优良天数一路攀升,是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进绿色发展,为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幸福。2016年到2021年PM2.5由74微克/立方米下降至48微克/立方米,重污染天数由40天减少至12天,是近六年来首次全面完成省考目标任务。截至5月29日,重污染天数8天,同比减少8天;PM10浓度10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4%。

空气质量逐步提升,得益于全市精准治污。近年来,我市坚持把大气污染防治作为环保头号工程,“工煤车尘燃”综合治理,结构、工程、管理措施统筹推进。整治“散乱污”3003家,农村清洁取暖改造68.7万户,淘汰营运柴油货车9287辆,细化工地扬尘管控45条,全域禁售禁放烟花爆竹,推进3家电厂进入全国碳交易市场,将24个“两高”项目从“十四五”规划剔除,关闭3家高排放企业,实行“三线一单”分区管控,对27大类72小类行业实施环评豁免管理试点,将307家企业纳入监督执法正面清单。

这些年,我市逐步建立健全了大气污染防治制度、机制和办法,出台《咸阳市禁止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条例》《咸阳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咸阳市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等,推行交办、督办、约谈、移交“四步联动”法,压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建立“三级四长”和“121”指挥管理,“双周一调度、一会一主题”调度体系,组建工业企业、控煤禁燃、机动车污染管控、扬尘治理、督察执法5个专班,实施台账式、清单式管理,尽最大努力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并依托“一市一策”专家团队,解决了一大批大气环境污染难题,掌握了大气污染治理的主动权。

一泓碧水展新颜

近年来,我市认真落实“四水四定”总体要求,协同推进减污扩容,持续开展水污染防治行动。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00余平方千米,建成污水处理厂48座,城市和县城污水处理率分别为96.11%、95.42%。建成和恢复人工湿地建设及自然湿地17处,水质自我净化能力有效提升。渭水、泾河、咸阳湖、侍郎湖……水清岸绿、鱼翔浅底、候鸟成群的美景处处可见。

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水污染防治工作,成立了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双组长的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咸阳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关于推进咸阳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咸阳市渭河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补偿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夯实各市区县政府对本行政区域水环境质量负责责任,为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明确了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全市治理体系日趋完善。同时,我市全面实施“一河一策”“一断一策”综合治理,开展河湖“清四乱”行动,排查渭河干流入河排污口38处。在全省率先完成镇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全市水环境质量大幅改善。

2021年,8条河流设置的21个地表水断面优良比例85.7%,劣五类断面全面消除,其中9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88.9%,渭河、泾河、三水河、冶峪河水质为优,漆水河、黑河水质良好。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达标率100%,城市建成区无黑臭水体,地下水无极差水质,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全省中上游,2021年我市水环境质量排名全省12个地市第七,改善率排名全省第一。

今年1—4月,全市8条河流21个地表水断面水质优良比例95.2%,同比提升14.2个百分点,无劣Ⅴ水质断面。其中9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100%,高于省考目标22.2个百分点,城市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

青山绿林蕴涵美丽

这些年,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22942.05公顷,各类绿地面积22325.81公顷,营造出了城在林中、山环水绕、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花园式”城市景观。市区新增绿化面积2.55万亩,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5.1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92平方米。这一组组数据,是全市广大群众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的写照。

绿色不断延展,背后是发展理念的深刻改变。连续四年,我市印发了《关于分解落实净土、青山保卫战重点任务的通知》,建立了15个市级部门参与、13个县市区分别落实的工作机制,细化夯实各项工作任务;30个在产矿产资源开发项目已经完成生态恢复治理方案编制……统筹协调,综合施策,精准治理,我市打出了环境治理的“组合拳”。

每年花开之季,走进咸阳湖景区,约45万平方米内150多个月季品种、160万株月季竞相开放,一时间,花与城相融,城与绿相拥,“万亩水面、万亩花海、万亩绿地”的盛景,让广大群众为之赞叹。这些年,我市坚持“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谁管辖,谁负责”生态环境工作要求,切实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走出了一条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累计建成全国绿化模范县4个,国家森林乡村48个,省级森林县城5个,森林乡村115个。全市共建成森林康养基地5个、森林旅游乡村30个,累计接待游客173万人次,收入近2亿元。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梳理过去,低碳生活、绿色发展理念已广植人心;展望未来,坚持生态立市,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推进绿色发展信心更足。

 

浏览字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