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走过的2021年,“生物多样性”无疑是年度热词之一。
多彩云南,因举办以“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主题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一阶段会议,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习近平主席出席高级别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向国际社会宣布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建立首批国家公园,展示了负责任大国的形象,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
会上通过的《昆明宣言》,为“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的磋商提供了政治指引,也为全球环境治理奠定了政治基础;第一批国家公园亮相,不仅保护面积达23万平方公里,涵盖近30%的陆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更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的全局性、标志性重大制度创新。
筑牢绿色生态屏障,统筹谋划,完善生态保护监管制度;积极推进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和生态保护修复监管工作,持续加强自然保护地监管,“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自然生态保护取得积极成效,一幅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图景扑面而来。
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斐然,国际盛会展现大国担当
往返1000多公里,2021年春夏,一群野生亚洲象的“奇幻之旅”牵动人心。来自政府和当地群众对这次旅行的精心“护航”,为云南乃至中国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书写下值得铭记的一页。
2021年10月,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一阶段会议在这里胜利召开。5天时间,来自150多个缔约方、50余个国家驻华使团、30多个国际机构和组织以及国内相关机构共5000余位代表,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参与会议。
人们传递共同的声音:遏止和扭转地球生物多样性衰减的趋势,以更大的决心和有效的举措,加快生物多样性保护,共建人类共有的家园。
这场盛会,不仅全面展示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成就,同时也为第二阶段会议达成一个凝聚广泛共识、既雄心勃勃又务实平衡的“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为东道国,中国提出了务实而有力度的举措,率先出资15亿元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引导各方调动资源、拓宽资金渠道,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更大的支持。
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增加到1864只,朱鹮种群总数超过5000只……在2021年发布的首个《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中,一系列喜人的数据充分展示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的亮眼成绩。
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见》,明确了新时期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新目标、新任务,也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重视和担当,对推动共建全球生命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以建设美丽中国为目标,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正积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不断加强和创新保护举措,为应对全球生物多样性挑战作出新贡献。
强化生态保护监管,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进一步完善生态保护监管制度,2021年,由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组织编制了“十四五”生态保护监管规划。规划立足“指导协调和监督生态保护修复工作”职责,进一步深化、细化“53111”生态保护监管体系,明确生态保护重点监管区域和监管任务。
在生态环境部出台的《关于加强生态保护监管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强化对生态破坏行为和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的监督,坚决遏制新增违法违规问题;坚决杜绝生态修复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形式主义。
这也意味着,生态保护监管工作的统筹领导得到进一步强化,生态保护监管的部门联动协作将成为常态。
“要推动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协同增效。强化资金保障,推动健全生态补偿机制,重点向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区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倾斜。”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有关负责人说。
作为我国生态空间管控的重要创新制度,生态保护红线是保障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
围绕这项重点工作,2021年,生态环境部开展了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破坏问题监管试点工作,并配合有关部门开展生态保护红线评估优化;同时,开展2015年至2020年全国生态状况变化遥感调查评估,实现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业务化应用,推动国家和地方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
外,一系列标准规范也在2021年陆续出台。如,《全国生态状况调查评估技术规范——生态系统遥感解译与野外核查》等11项技术规范,具体指导和规范生态状况调查评估工作;生物多样性遥感调查观测、综合观测站、生物多样性监测技术导则等系列标准,助力生态监管“更上一层楼”。
落实就地保护体系,野生动植物保护再上新台阶
“无凹带蜉金龟、武夷山毛泥甲、武夷山诺襀、三叉诺襀等4个新种为首次披露。”今年1月7日,武夷山国家公园公布生物资源本底调查阶段性成果,捷报频传。
此次调查还记录到了一大批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以及79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物种。“这些结果充分说明武夷山国家公园珍稀濒危物种的栖息地环境得到持续改善,一大批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种群得到恢复和壮大。”福建省林业局副局长、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局局长林雅秋欣喜地说。
随着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和武夷山5个第一批国家公园正式落地,标志着这项创新从试点走向快速发展阶段,也意味着从整体上谋划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构建形成了长效保护机制。
自然保护地为保护重要生态系统和重点保护物种起到积极作用,截至目前,我国已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1万余处,约占陆域国土面积的18%。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自然保护地体系,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71%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得到有效保护。
润物于无声间,全社会生态保护意识显著增强。越来越多的人从生态利用者转为保护者,当上了野保员、护林员等。近年来,西藏、青海累计为群众提供生态岗位90多万个,农牧民增收近80亿元。
持续加强自然保护地监管,2021年,生态环境部组织开展了自然保护地人类活动遥感监测工作;开展“绿盾2021”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研究部署自然保护地保护成效评估工作,取得显著成果。
聚力而行,其景日新。“十四五”期间,我国将扎实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持续加大监督和执法力度,进一步提高保护能力和管理水平,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积极参与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