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陕西省核与辐射安全网

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增强了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 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时间:2021-09-01 来源:中国环境报

编者按

《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将分两阶段在昆明举行,大会第一阶段即将于今年10月召开。近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赴昆明调研COP15筹备工作时指出,COP15是生物多样性领域高规格全球性会议,是我国今年重大主场外交活动。要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办好COP15的重大意义,充分认清肩负的重大责任,扎实做好各项筹备工作,将COP15办成一届圆满成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缔约方大会。本报从今日起开设栏目《保护生物多样性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聚焦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成果,向世界讲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中国故事。

◆本报记者童克难

云南野象旅行团北巡,微笑天使长江江豚频繁亮相,三江源国家公园等地雪豹频繁现身……近期,生物多样性领域新闻多次成为社会热点话题。

生物多样性,这个过去让很多人感到陌生甚至神秘的领域,其实却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我国是首先批准《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国家之一。生物多样性保护是我国长期高度重视的工作。多年来,各地各部门推行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让人们看到了花繁林茂,看到了频繁出没的野生动物。这一切,绘就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就地保护成效显著,迁地保护加速推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兴则文明兴。我们要站在对人类文明负责的高度,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统一,共建繁荣、清洁、美丽的世界。

按照这一根本遵循和指导方针,一系列措施稳步推进。

生态红线的划定,保护了野生动植物种群的生存和发展空间。目前,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基本完成,初步划定的全国生态保护红线面积比例不低于陆域国土面积的25%,覆盖了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覆盖了全国生物多样性分布的关键区域。

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措施。

从我国1956年第一个自然保护区——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到目前全国共建立自然保护区2750处,总面积约为147万平方公里,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5%;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达474个,总面积超过97万平方公里。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的实施,有力推动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建立。目前,12个省份已开展了国家公园试点,总面积超过22万平方公里。

就地保护成效显著,迁地保护也紧锣密鼓地推进。江西南昌动物园内,一只蓝冠噪鹛站立枝头,时不时颤动翅膀跃行,让人觉得分外漂亮。

作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评估标准中的极危物种, 10只蓝冠噪鹛2010年从婺源迁地保护至南昌动物园,到2019年已经成功繁衍两代“子孙鸟”。

为加强城市公园管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了《动物园管理规范》《动物园设计规范》等,引导各地依托动物园、植物园加强珍稀濒危物种迁地保护工作,丰富动植物多样性。

中科院加强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建设,保藏数量位居布达佩斯条约国际保藏中心第二位;其所属的15个植物园长期开展专科专属和专门植物类群的搜集、研究和发掘利用,保护了中国重点野生植物名录中85%的物种。

严防外来物种入侵:强化生物安全监管,依法维护生物安全

2006年3月,一种小小的昆虫在北京引发一场“人虫大战”。

当月,北京市林业部门增设至1500余个监测测报点,近两万名生态林管护员进行全天候严密监测。

这种让北京如临大敌的小虫,就是入侵我国的外来生物物种——美国白蛾。它们适生范围广,繁殖力特强,具有暴食性。1995年发生在天津市塘沽区的白蛾暴食绿叶事件,就导致了28万亩树木的树叶被一扫而光。

外来物种入侵,除了导致经济受损,更重要的是对生物多样性、生物安全产生负面影响。

从2003年开始,国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联合中科院分别于2003年、2010年、2014年和2016年发布四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颁布《外来物种环境风险评估技术导则》,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外来入侵物种调查。

为进一步强化生物安全监管,农业农村部也指导地方对《国家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第一批)》所列物种及区域性重大危害入侵物种开展调查,并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南方11省重点水域水生外来入侵植物(水葫芦和水花生)进行监测,在新疆和云南分别组织外来入侵生物豚草和薇甘菊灭除活动。

今年4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正式实施。作为生物安全领域的基础性、综合性、系统性、统领性法律,其实施标志着我国生物安全进入依法治理的新阶段。

对于擅自引进外来物种的行为,《生物安全法》规定了严厉的处罚措施:未经批准,擅自引进外来物种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没收引进的外来物种,并处5万元以上25万元以下的罚款。

充分展现共享共治: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减贫协同推进

大熊猫的受威胁等级从濒危降为易危,野生种群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1114只增长到目前的1864只;红豆杉、银缕梅、德宝苏铁、银杉等20多种珍稀濒危、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在主要分布区得到了有效保护。

这些数字,体现了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的成效。在这个过程中,“共享共治”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河北省围场县八顷村,占地60亩的金莲花种植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2018年就带动了全村30个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年收入的直接增加。

“前年我和老伴入股6000元,现在每年分红、土地流转加上在公司务工,我们一年就能收入7000元。”村民乔文明高兴地说,自己已经脱贫,再加上养老保险,日子再也不用愁了。

针对金莲花药用价值高,但村民生计匮乏和保护机制不足导致保护区内野生金莲花人为采卖问题,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设立的金莲花人工种植示范项目,有效保护了围场县生物多样性,也改善了当地贫困村民的生计问题。

这正是生物多样性与减贫协同推进模式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生态环境部在云南、河北等省的12个县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减贫试点示范,试点地区生物资源均得到不同程度保护,贫困户年收入增加3000元以上。

此外,农业农村部还启动实施以长江为重点的水生生物保护行动,推进长江流域全面禁渔,降低捕捞强度,保护水生生物资源,为长江流域渔民全面转产转业、全面禁渔探索有益经验。

今年10月,我国将在昆明举办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绘制未来10年生物多样性保护蓝图,共启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新进程。

会上,我国将积极与国际社会分享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践与经验 。我们期待,我国与国际社会共同努力,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更大成就。

浏览字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