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玲玉北京报道 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化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近日,生态环境部印发了《关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实施意见》的出台十分迫切和必要,将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伍打造成生态环境保护铁军中的主力军,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生态环境保护领域体制机制改革,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根本要求。当前,各地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机构基本组建完成,改革的“前半篇文章”基本到位。接下来,要在运行机制、能力建设、法治保障等方面大力加强建设,做好改革的“后半篇文章”,确保实现“机构规范化、装备现代化、队伍专业化、管理制度化”,建设一支蓝天净土、绿水青山的坚强守卫者。
《实施意见》共分为六个部分18小项目标任务。
第一部分全面履行执法职能,推进执法机构示范单位建设。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要求,对省、设区的市级执法机构及县级生态环境分局职责进行补充和细化。鼓励各地开展规范化示范执法机构建设工作。鼓励各地加强执法研究能力建设,推动执法理论与实践操作融合提升。
第二部分全面提升装备水平,推进执法队伍现代化建设。生态环境部制定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人员着装管理规定和技术规范,地方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应按要求全面完成执法人员统一着装工作,应按《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装备配备标准化建设指导标准(2020年版)》要求,在2022年底前基本配齐配全执法装备,应于2022年底前完成移动执法系统建设和应用的全覆盖。
第三部分全面提高人员素质,推进执法队伍专业化建设。对执法人员学历和专业情况提出了具体比例要求,并要求设区的市级执法机构至少应配备1名取得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的执法人员,对新招录人员岗位锻炼和县(区)级执法机构主要负责人应具备基层执法经验也提出了原则要求。提出生态环境部实施“百千万执法人才培养工程”,“十四五”期间培养100名优秀执法培训教师,1000名执法领军人才,10000名执法骨干人员。 继续按照“全年、全员、全过程”要求,持续开展全国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活动,要求各地定期组织开展军训队列活动,培养一批行业执法能手。明确省级生态环境部门要统一负责执法证件的管理,确保2022年底前所有执法人员持有新的统一执法证件。
第四部分注重建章立制,推进执法队伍管理制度化建设。强化党建引领,突出加强党对执法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实现党组织对执法工作领导与管理的全覆盖。加强执法稽查工作,将现场执法规范性、执法案卷质量、移动执法系统建设使用、执法着装规范等作为执法稽查重点内容。制定领导干部干预执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报告制度,建立廉洁守纪承诺制度,并提出执法人员应当遵守的纪律要求。
第五部分严格依法执法,推进激励执法人员履职尽责的保障体系建设。提出建立健全立功表彰奖励和容错纠错机制,增强干部使命感、荣誉感、归属感、获得感。强调地方各级生态环境部门要依法为执法人员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购买工伤保险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并积极探索出台执法岗位津贴标准。
第六部分加强组织领导,推进政策措施的全面落地。地方各级生态环境部门要积极争取同级党委政府支持,将执法装备配备、信息化建设、新技术应用等经费保障纳入财政预算,确保执法监管能力与执法工作实际需求相匹配。通过宣传引导,展现执法队伍的良好形象,弘扬主旋律,进一步提升执法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
生态环境部将定期调度各地工作进展,并邀请新闻媒体对地方工作进展进行跟踪报道,持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相关解读详见今日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