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时期是我省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最快的五年,也是环境质量改善成效最为明显的五年。立足“十四五”新起点,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如何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助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陕视新闻记者专访了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张智华。
过去的五年,是我省改革开放以来环境质量改善成效最大的五年。2020年,环境空气质量是国家实行监测新标准以来的最好年份,首次完成国考目标任务,优良天数提升至295.3天,重污染天数减少至6.1天。
治跟不治是不一样的,像榆林采取关小上大,上环保设施,铜川过去在卫星上看不见的城市,以水泥为主的粉尘很厉害,这几年产业结构发生调整,经济也发展了,空气质量也改善了,这些对关中地区空气质量改善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环境跟发展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并不是矛盾的。
全省空气质量的逐年改善大家有目共睹,继商洛市之后,安康市、延安市、榆林市首次进入全国空气质量达标城市行列。
虽然大家对环境改善给以了肯定,但是与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是有差距。 “十三五”末,我们的优良天数294天,虽然完成了国家下达的任务,但是只占80%,20%的时候天气并不好,与人民群众的期盼、党中央的要求还是有差距,还需要持续用力,调结构、抓减排,共同发力,进一步提升空间,多增加一些蓝天,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黄河在陕西境内全长719公里,在沿黄9省区中,经济总量、城镇人口与流域面积均为最多,同时黄河流域陕西段的石油、天然气、煤炭保有储量都位居全国前列。黄河流域陕西段的保护治理不仅关系我省自身发展质量,更关系全国生态环境大局。
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宁可发展慢一点,也不能把污染的企业,低层次的东西在我们这个地方持续发展,虽然我们经济发展的压力很大,我们也想快速发展,但是污染企业我们不能要,我们要高质量发展就要选择没有污染,或者污染可控的一些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不能为了发展经济,放弃生态环境,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十四五”期间,我省将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生态环境保护,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聚焦“一山一水一平原” 、当好秦岭生态卫士、抓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推动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
未来美好的环境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生物的多样性应该完全体现出来,有鸟鸣、有绿色、有蓝天、有碧水,大家在这祥和的环境里,很舒服很愉快地生活和工作,这才是我们要追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