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陕西省核与辐射安全网

两会核声|全国政协委员李子颖:后疫情时代更需加强铀资源保障

时间:2020-05-25 来源:中核集团

当前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国际形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出现了去全球化的趋势,甚至有些国家禁止粮食出口。看到这类新闻时,全国政协委员、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院长李子颖不免心生担忧,让他再次深刻认识到“只有靠自己,才是最可靠的。”

“铀资源之于核工业,重要性好比粮食之于人类。核工业发展没有稳定的铀资源保障,这是难以想象的事情,那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李子颖说。作为我国地质与矿产探测领域的资深专家,李子颖及其团队长期从事铀矿找矿工作,为推动我国核工业高质量发展,数十年来致力于种好铀资源这块责任田。

“加强核工业建设,铀资源是前提,也是基础。”李子颖表示,在海外铀资源市场价格比较低、比较容易获取等情况下,应当充分利用海外资源,加强资源储备。但是在疫情、后疫情时代,国际形势变得更加错综复杂,存在各种变数,如果国际上对铀资源等战略资源进行遏制的话,我国又将如何应对?

常言道,家里有粮,心中不慌。李子颖表示,保障铀资源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新时代核工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加强铀资源保障同样是前提,也是基础。因此,面对国际形势突变、长期稳定从海外获取铀资源不确定性增强等情况,他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将提交关于保障铀资源安全的提案,希望国家能够高度重视,加大铀资源的勘查力度,加大国内天然铀矿资源储备,确保铀资源长期保障安全。这对于国家安全、核工业发展都至关重要。

至于如何保障铀资源供给安全,李子颖表示,在充分利用海外资源的同时,首先要立足国内,加大勘查力度,增强资源储备。此举还能发挥一举两得的作用。如果加大勘查力度,有足够量铀资源储备,还能起到平衡市场的作用。对此,他解释道:“铀资源不是一般的商品,你有,人家可能卖给你,你没有,人家可能不卖给你,会被作为遏制封锁的工具。”

其实,李子颖提交这一提案,还有另一层考虑。“近些年来,我国找矿工作取得比较显著的成果和突破,基于此才有了铀矿大基地建设、铀资源产量的不断提升以及技术产能升级换代,但是我们也要着眼于核工业长远发展,保障铀资源的长期稳定供应安全。”

他举例说道,现有核电站运行寿期为60年,甚至80年,那么保障核电站寿期内核燃料持续稳定供应就要长达80年。“但是发现探明一个铀矿,不是说开始找就立马见效的。”一般情况下,从头到尾落实一个铀矿通常需要12至15年时间,即便现代勘查技术更加先进可以缩短周期,但是好比种粮食需要经过播种、施肥、收割等过程才能收获,找矿也必须经历相关过程,不可逾越。当前国内开采的铀矿山,几乎都是十多年前找的。

李子颖强调,从找矿的角度看,除北方砂岩以外,南方硬岩铀资源勘查也不能中断。花岗岩、火山岩等南方硬岩在上个世纪还是我国铀矿的主导类型,在新世纪由于砂岩铀矿开采的成本更加低廉、环境更加友好,南方硬岩逐渐退出中心位置。但是南方硬岩的资源潜力较大,还是需要保障一支队伍、一套技术、一个能力。不然,重新建立这套体系,将可能付出更大的代价。

另外,他希望国家还应高度重视共伴生放射性资源综合利用,加大这方面的评价和开发力度,因为此举一方面节省资源,实现资源再利用,二是取得好的环保效益,因为铀等有放射性,如果能提炼出来,可以减轻环境压力,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浏览字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