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大亚湾核电公司)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依法、科学、有序”的防控疫情指示,充分发挥大亚湾核电公司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和核应急管理体系的优势,坚持“防疫情,保供电”两条线作战,科学精准施策,高质量保障核安全与稳定发电,为粤港澳大湾区防疫阻击战提供强有力的电力保障,得到央视《新闻联播》等境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
大亚湾核电公司所有生产经营管理活动都以风险管理作为前置条件,定期开展全面覆盖、重点聚焦的风险管理评估工作,确定需要重点监控和管理的重大风险。2019年12月17日,董事会批准大亚湾核电公司2020年度全面风险管理报告,“健康安全环保风险”被确定为十大风险之一,进行重点监视与管理。在疫情还未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时,大亚湾核电公司已将 “不知名肺炎”纳入风险清单。2020年1月3日总经理部发出“跟踪、关注肺炎情况,电厂相关部门做好防范”的预警;1月9日已经采购口罩、防护服、热成像体温检测仪、消毒设备等防疫物资。第一时间密切监控、保障资源、调整活动安排,为“防疫情、保供电”两线作战赢得先机。
风险管理体系是“防疫”系统,那么应急管理体系就是“抗疫”系统,大亚湾核电公司早在1989年就着手核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经过30多年的优化和完善,依托核应急体系建立了突发事件综合应急体系,共有1项综合应急预案与19项专项应急预案,其中就包含了《传染病疫情专项应急预案》。该预案明确了不同疫情级别下的响应流程、响应措施、资源配备。同时,大亚湾核电公司还设置有24小时热备状态的应急组织,按照预案规定的周期组织综合应急和各类专项应急的实战演习演练,保持应急队伍的战斗力,召之能战,战之能胜。1月20日,广东省通报首例新冠肺炎病例,大亚湾核电公司当日即成立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专项小组,启动《传染病疫情专项应急预案》,全面部署大亚湾核电基地整体防疫工作。
大亚湾核电基地占地11.05平方公里,132家单位在这里工作,疫情期间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次进出基地。为确保基地疫情防控全覆盖,管控零死角,切实将风险源头封堵在外,大亚湾核电公司一是主动牵头制定防疫管理地图,将基地范围内132家单位作为防疫共同体,对分散在大鹏新区各个点的员工、承包商、家属以及他们的办公、商铺、快递点、公交站、居住场所按照统一标准进行一体化管控;二是迅速推出基地各单位全员信息快捷申报系统,通过对每天逾20万条数据的分析,跟踪筛查旅行、居住、健康状况等信息,建立白名单制度,分层分级管控;三是每天对所有进入基地的人员进行健康检查,节后返岗首次入厂人员签署人员健康状态承诺书。
运行人员工作在电站的控制中枢——主控室,是核电站的“驾驶员”,他们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核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大亚湾核电公司建立了运行人员防疫专项方案。工作区实施进入主控室人员的“健康卡”制度,控制非必要人员进入;采用视频通讯沟通,控制非必要会面。生活区实施封闭管理,基地内所有运行人员留守待命,开辟运行人员专用班车和专用餐厅,固定服务车辆、服务司机和餐饮服务人员,最大限度减少与其它人员接触。
疫情期间,为保障粤港澳大湾区电力供应安全,大亚湾核电公司在狠抓防疫的同时生产作业也片刻未停。为此,大亚湾核电公司一是充分发挥近年来改革创新成果的作用。如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建成的世界核电行业首个4G无线专网,行业内首创的核电站作业管理中心,都在此次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核实每一个工作现场的作业人数,优化调整作业计划,将工作量展平,确保日常生产和疫情防控的人力资源需求相互不冲突;三是根据作业人数将生产作业区域分成一、二、三级防疫区,进行分级管控,加强对核岛、密闭空间区域的管控,实时监控人员数量。
防疫期间大亚湾核电基地各项工作的高效开展离不开员工和各合作伙伴的担当与支持。大亚湾核电公司及时向特殊时期坚守岗位的员工发放防疫补助,并向各合作伙伴发放防疫补助。同时,在防疫物资最吃紧的时期,大亚湾核电公司归集库存的防护服和KN95口罩支援前线医疗机构和周边地区:2月1日支援惠州2000套防护服,2月4日支援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000套防护服和2000个KN95口罩,2月16日支援广东省生态环境厅(调拨南方医科大学)1000个KN95口罩。
截至目前,大亚湾核电公司“防疫情,保供电”两线作战成果显著:防疫方面,大亚湾核电基地0确诊0疑似;安全生产方面,岭澳核电站1号机组连续15年无非计划停机停堆,连续安全运行超过5000天,再度刷新国际同类型机组连续安全运行天数的最高纪录;六台机组保持安全稳定运行,累计上网电量超过50亿度,有力保障了特殊时期粤港澳大湾区防疫、生产及居民生活用电。
大亚湾核电公司科学管理、精准施策的成果,是质量体系、创新体系长效发展的厚积薄发,是基础设施行业疫情应急管理体系的一次实战,更是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在中央企业的一次成功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