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性效应是通常情况下存在剂量阈值的一种辐射效应,超过阈值时,剂量愈大则效应愈严重。
人体的许多组织和器官,其细胞都处在不断的代谢更新过程中,即一部分细胞坏死丢失,另一部分细胞再生补充。当人体组织或器官受到大剂量的电离辐射照射时,组织或器官中的大量细胞被杀死,也就是细胞的丢失率远远大于补偿率。由于组织或器官丢失了大量的细胞,临床上可查出该组织或器官的严重功能性损伤。这种效应的严重程度与剂量有关,且存在某个阈剂量。当低于此阈剂量时,由于细胞丢失较少,不会出现组织或器官的功能损伤;当高于阈剂量时,剂量越大损伤越严重,发生此种效应的概率也越高。
确定性效应包括大剂量照射时的急性效应(各种放射病和皮肤损伤)、白内障、不育症及胚胎(胎儿)受照时的致死性效应、先天畸形、生长发育缺陷等。
所谓阈剂量是指引起一种特异效应(至少在1%-5%受照人员中引起这种效应)所需的剂量。人体各个组织、器官的辐射敏感性不同,它们的阈剂量也不同,引起主要组织、器官发生确定性效应的阈剂量水平如表2-1所示。
表2-1主要组织、器官发生确定性效应的阈剂量水平
组织、器官 |
效应 |
剂量(戈瑞) |
胎儿 |
致畸 |
0.1 |
全身 |
呕吐 |
0.5 |
骨髓 |
造血抑制 |
0.5 |
早死 |
1.0 |
|
生殖腺 |
暂时不育 |
0.15 |
永久不育 |
3.0 |
|
眼晶体 |
可检出的混浊 |
0.5-2.0 |
白内障(视力障碍) |
5.0 |
|
肺 |
肺炎(非致死性损伤) |
5.0 |
死亡 |
10.0 |
|
甲状腺 |
功能减退、黏液水肿 |
10.0 |
皮肤 |
红斑及脱毛 |
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