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3日,由中国核能行业协会主办的“2022年核安全文化建设经验交流大会”在北京召开。国家原子能机构核应急与核安全司副司长严军在大会上做了致辞,现摘要分享,以飨读者。
大家知道,核安全是核工业的生命线。从长期的实践特别是近年来的实践情况看,什么时候核安全工作抓好了,核事业发展就有保障;什么时候核安全出现问题,核事业发展就会受到影响,甚至会停滞、倒退,重要性毋庸置疑。而决定核安全水平高低的,除了核设施设计水平、建造质量、核安全设备质量等本质安全度的高低以外,核安全文化建设水平的高低则起到重要的催化作用。对此,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非常重视,专门就加强核安全文化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核安全法》也专门强调了核安全文化的重要地位。无论是政府行业管理部门、安全监管部门,还是各涉核集团、研究院,核设施营运单位,长期以来,都高度重视核安全文化建设,国家原子能机构将核安全文化建设作为重要工作内容,列入重大工作规划,进行系统筹划、部署;各涉核集团、研究院和核设施营运单位都强调将核安全纳入企业核心价值观,把加强核安全文化建设摆在突出重要位置抓紧抓好,强调核安全文化、核安全意识必须融入血液、融入灵魂、化为自觉行动。
那么核安全文化怎么理解?大家普遍认为,“文化”一词的解释有:"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简言之,就是观察实践、总结实践、形成规律,再以之指导、教化、改造而去成就实践。核安全文化建设,同样也是核工业人在认识核世界、开展核实践过程中,对核活动中的安全事件、事故现象和安全规律进行总结、归纳、升华,形成安全理论体系,并以之指导核实践的过程。广义上讲,核安全文化是人类核安全知识、核安全技能和核安全意识的统称,真实的内涵则是核安全的精神、品德、修养、观念、态度及其深层次的人文因素和素质;狭义上讲,核安全文化则是指操作人员、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按章操作、按章管理、抓好安全、确保安全的意识。
当前,从核安全监管工作掌握的情况看,在核工业硬件设施建设普遍加强的同时,人才队伍建设、核安全文化建设等软件建设方面,落后、掉队的隐忧凸显,全行业核安全文化建设也还存在不平衡、不完善、不匹配、不深入、甚至知行不一的问题。各核设施营运单位普遍建立起了完备的规程规范体系,拥有合格安全的设备,但是各类大大小小的事件、问题还是时有发生,究其原因,多数还是管理上的问题、意识上的问题、执行上的问题,执行有漏洞、要求不落地,多数还是有意、无意的人因错误引发的。单位与单位之间核安全文化建设差距较大,直接反映在安全管理水平上。个别甚至是把文化喊在嘴上、挂在墙上、印在本上,落实完全是另一回事。这些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和严密防范。大量事实证明,职工优良的质量安全意识、工作态度、敬业精神,一个单位长期形成的抓质量抓安全的好传统、好作风,看似无形,却是不断进取、持续改进提高核安全工作水平的原动力和内在保障,是一个单位事业发展壮大的内在灵魂。
要保证人的行为不出偏差、确保核设施核活动的本质安全,必须从人的基本安全素养出发,进行系统的核安全文化建设。具体来说,决策层、管理层要不断加强管理体系建设,不断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及时制定完善安全政策和措施,严格人员技术培训、资格审查、奖惩、监督、评比工作,制定更加完善的运行规程和应急操作规程体系。针对员工个人,要把好选人用人关,要在教育、培训上下功夫,培养探索的工作态度、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勤于交流的工作习惯,要求每个人都必须在核安全问题上作出自己的庄严承诺。
自我国核事业创建发展以来,一代代核工业人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探索形成了完备的核安全管理法规、制度、标准体系,形成了好用、实用、管用的核安全管理理念、办法,管理规范、安全把关要点、安全规程和责任分工体系等,铸就了“事业高于一切、责任重于一切、严细融入一切、进取成就一切”的伟大核工业精神,培育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优秀核安全文化,为我国核事业的建设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在新时代核工业发展壮大的新征程中,一方面我们要有自己的核安全文化自信,发扬好、巩固完善好我们的核安全文化传统,赓续我们的优秀文化基因;另一方面要正视与先进核安全文化、与核前沿技术安全管理客观要求的差距,随着新技术的应用、新设施的建设、新设备的研制、新任务的增加、新人员的汇入,不断研究核安全管理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深化核安全文化研究,努力提升核安全文化建设水平,为我国核事业安全、有序、可靠地建设发展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