铀资源是指天然赋存于地壳内或地壳上部铀的富集体,就其形态和数量而言,在当前或可以预见的将来,它们能成为经济上和技术上可以开采和提取的铀矿产品。
中文名
铀资源
外文名
uranium resources
位 置
地壳内或地壳上部
储 量
可用3000年以上
目录
1. 1 简介
2. 2 动力堆/乏燃料/后处理技术
简介
铀资源既是一个自然概念,又是一个经济概念;铀资源不但指已知的,而且包含未发现的;铀资源既指现在可以开发的,也包含由可预见的经济技术进步在将来可以开发的。因而出现了“未发现资源”或“预测资源”等概念。[1]
动力堆/乏燃料/后处理技术
中国科学家在核研究上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实现了核动力堆中燃烧后的核燃料的铀、钚材料回收。而如果能将钚材料在动力堆上实现循环利用,这意味着在现有核电规模下,中国已经探明的铀资源从大约只能使用50到70年,变成了足够用上3000年。
这项技术的专业名称叫“动力堆/乏燃料/后处理技术”。专家介绍,核电站发电是通过核燃料在核反应堆中发生裂变反应放出能量。和火力发电站要不断加煤一样,当核燃料维持不了一定的功率时,也需要更换。这些被换下来的核燃料组件,就叫做乏燃料。通俗地说,乏燃料类似于火力发电站中的“煤渣”,但是它又绝对不是“煤渣”,而是“大宝贝”。
因为当今世界的核电技术下,核燃料都只燃烧了3%~4%左右,就维持不了额定功率了。而这些核燃料在燃烧过程中,还会产生新的核燃料。中核集团后处理中试工程总工程师王健表示,这个时候就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化学过程把核电站没燃烧完的核燃料,还有新产生的核燃料提出来。
中国核工业集团总经理孙勤表示,在核燃料工业里面,我国是极少数几个能够形成核燃料循环的国家。
核电
▪ 原子核物理学 |
▪ 原子 |
▪ 原子核 |
▪ 质子 |
▪ 中子 |
▪ 质量亏损 |
▪ 结合能 |
▪ 比结合能 |
▪ 核能 |
▪ [核]裂变 |
▪ 自发裂变 |
▪ [核]聚变 |
▪ 核素 |
▪ 同位素 |
▪ 同位素丰度 |
▪ 放射性 |
▪ 放射性同位素 |
▪ 放射性衰变 |
▪ 同质异能跃迁 |
|
▪ 衰变热 |
▪ 半衰期 |
▪ 衰变链 |
▪ 射线 |
▪ 核反应 |
▪ n,α反应 |
||
▪ n,p反应 |
▪ 活化产物 |
▪ 反应堆物理 |
▪ [核裂变]反应堆 |
▪ 反应堆分类 |
▪ 裂变中子 |
▪ 瞬发中子 |
▪ 缓发中子 |
▪ 缓发中子份额 |
▪ 链式反应 |
▪ 可裂变核素 |
▪ 易裂变核素 |
▪ 可转换核素 |
▪ 中子数密度 |
||
▪ 中子注量率 |
▪ 中子注量率分布 |
▪ 中子注量 |
|
▪ 快中子 |
▪ 中能中子 |
▪ 热中子 |
|
▪ 放射性中子源 |
▪ 次级中子源 |
▪ 中子吸收 |
|
其他科技名词
参考资料
词条标签:
中国核学会 , 非地理 , 自然地理 , 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