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辐射照射的途径及其防护
根据电离辐射对人体的照射方式,可将电离辐射照射分为外照射和内照射(图9-18)。外照射是辐射源处于人体外部所产生的照射。
只有当机体处于辐射场(“辐射的势力范围”)时,辐射才对其产生作用,当人体离开辐射场时,就不再受照射。当放射性物质经由食入、吸入以及皮肤进入人体内时,可引起内照射。与外照射不同,内照射的人员即使脱离了造成辐射的环境,已进入人体放射性物质依然会对人体产生影响。
图9-18外照射与内照射途径
对于外照射的基本防护措施一般有三种方法: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和屏蔽防护(图9-19)。
图9-19外照射基本防护方法
控制受照射时间:在一定的照射条件下,受照剂量的大小与受照时间成正比,照射时间越长,受照剂量就越大。所以在受到电离辐射照射的时候,要尽可能缩短辐射对身体的照射时间,尽快离存在电离辐射的地方,从而减轻电离辐射对人体的伤害。
增大辐射源与受照人员之间的距离:外照射剂量直接与距离辐射源的距离相关。对于一个点状放射源米讲,辐射照射剂量与该源的距离平方成反比,因此假如离源的距离增加一倍,那么照射剂量将近似降低至1/4。
利用屏敲材料:所谓屏,就是在放射源和人体之间插入必要的吸收物质,使屏蔽层后面的电离辐射强度能降低到所要求的水平,进而达到保护人体不受电离辐射伤害的目的。辐射屏敲的例子(图9-20)大家在生活中就可以见到,例如医院放置X射线检查机器的房间的门都很厚,一般是用含铅的材料制成的,制作成这样就是为了防止X射线机发射的X射线穿透到房间外对其他人造成照射。
图9-20屏蔽墙与防护服
二、内照射的基本防护措施
内照射的防护简单来说就是防止放射性物质进入体内。可根据需求佩戴高效率的防护口罩、采用隔绝式或活性炭过滤式防护面具等个人防护用具(图9-21)。
在核技术利用时,人们依据辐射的特点设置了足够的安全与防护措施,确保辐射源、人员及环境的安全。比如照装置,其混凝上的屏酸墙厚度根据放射源的活度大小确定,有的可达2米以上(图9-22),即便是小型设备上的放射源也彼金属构件安全屏:这就像将放射源在了“金城锁钥”的金城里面,射线无法透出,使得核技术利用时屏蔽设施外的辐射水平处于环境本底水平范围内。
同时国家法律、监管机构等也分別从不同角度确保各项安全措施得到严格遵守,辐射的源头被牢牢掌控,可谓金科玉律严。
三、核技术利用单位的管理
我国2003年颁布的《放射性污染防治法》,要求核技术利用单位必须履行完整的环境保护手续,采用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环境保护措施,实行辐射安全许可管理,持证运行,从而有效保护环境与公众健康,确保辐射应用安全。
四、放射源的管理
放射源的管理是辐射安全监管的重中之重,管住了放射源就是管住了辐射的源头。具体来讲,我国给每枚放射源设置一个“身份证号”对它们实行生产、销售、使用、退役、处置一条龙的全过程监管,我们称之谓“从摇篮到坟墓”的监管(图9-23)。同时建立了全国核技术利用监管系统,实施动态监管。
和我们每个人一出生就有身份证号码一样,放射源的“身份证号”是在生厂家或者进口时就被同时设置,并将伴随放射源一生,直到放射源被回收处置。为此,国家于2004年制订了《放射源编码规则》(图9-24)。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使用的放射源都具有唯一编码,而且编码是不会改变的。编码共12位,载明的信息包括有放射源的生产国家和单位、放射性核素的种类和特征、生产年份、序列号、放射源类型等。就像身份证要随身携带一样,编码卡要随放射源进行销售和转让。由于建立了放射源身份管理制度,对于任何枚放射源都能很快查到相关负责单位或负责人。
近10年来,我国放射源安全管理水平明显提高,辐射事故发生率由20世界90年代的每万枚6起下降至目前的每万枚2起以下,辐射安全监管成效进步显著。此外,建立起的覆盖全国范围的辐射环境监测网络,多年的监测结果表明,我国环境辐射水平处于天然本底正常涨落范围内。
我们在积极地利用核技术造福于我们,同时又保证了人与环境的安全和健康,这不正是人与核技术的和谐共舞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