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站事故的后果主要是放射性物质泄漏到人类生活环境中,会产生带有放射性污染的气体与尘埃,可以随风飘散,并随降雨落到地面,产生次生核污染。进入环境中的放射性物质不能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方法使之减少或消除,只能使它们从一种环境介质转移到另一种环境介质中,放射性物质从环境中的消除只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自行衰变而消失。核污染物扩散主要有两个条件,一个是空气,另一个是水。核事故中产生的放射性污染物主要以气体或气溶胶的形式进入空气,随着空气的流动扩散。
放射性污染物在空气中的稀释和扩散与许多气象因素有关,如风向、风速、温度和温度梯度等,特别是温度梯度对局部地区的大气污染有直接关系。空气是三维的,并不是完全按照水平方向走,在大气中就有一些湍流运动,还有上下空气的流动,这样空气在向外扩散的时候,有一些上升或者下降,导致部分污染物的粒子发生一些沉降,降落到地面。还有一些污染物会随着空气的上升运动,从原地排放出来之后,基本上离地面比较近,随着它向外扩散的距离越远,它有可能会上升到比较高的高度,在比较高的高度随着风向外进一步的扩散。这是空气流动的扩散。 还有就是降水。下雨之后,污染物会跟雨水混合在一起,并且随着雨水降落到地面,不利于污染物进一步向外扩散。如果雨和风结合在一起,降雨的云系或者降雨的云团随着风向下风向移动的时候,也可能把污染物带到下风向一些地方。
放射性污染物在水中的存在形式有两种,即溶解状态和悬浮状态。以溶解状态存在的放射性污染物的传播形式主要是在水中的扩散,以悬浮状态存在的放射性污染物的传播形式是吸附在悬浮物中下沉到水底,形成被污染的淤泥。放射性污染物在水中的传播主要受以下三个条件的影响: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地下水流动方向和流速、地下水中放射性核素向含水层间的渗透。
放射性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沉降和放射性废水的排放,还将对土壤和植物进行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