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陕西省核与辐射安全网

我国核电公众沟通路径研究

时间:2021-02-04 来源:“中国核工业”微信公众号

 微信图片_20200714143133.jpg

核电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进步,更有赖于公众的接受。在新形势下,切实、有效做好核电公众沟通工作,最大程度获得公众支持,已经成为推动我国核电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

核电公众沟通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01

核电项目所带来的远期利好 vs “短平快”项目的眼前收益

核电项目实施过程极其漫长,除项目开工到投产间相对固定的5年建设期,在前期论证阶段受国家政策及企业自身规划的影响更是耗时巨大。核电项目过长的实施周期与周边谋求快速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易触发公众不满情绪。

虽然通过早期公共宣传,厂址周边民众对项目落地所带来的搬迁、经济拉动效应予以接受,积极支持项目推进,但在项目漫长的推进过程中,为保护厂址自然条件所引入的限制性措施,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与城镇规划,且这种制约效果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放大,特别是在沿海旅游、地产等资源充沛地区和内陆地区表现得更为突出。

对厂址周边公众而言,核电项目所带来的远期利好显然不如“短平快”项目实施带来的眼前收益更具吸引力。

 

02

信息快速发酵 vs 内容真伪难辨

新媒体时代下,通过移动客户端,可以随意、快捷地免费传递信息,接收各种意见和观念,而个体在拥有更多接收和发布信息能力和渠道的同时,也沉浸在各种无法判断真伪的信息海洋中。

对于核电运行事件(事故)、规划布局以及相关的细微敏感性信息极易通过新媒体的途径错误“发酵”并蔓延,各类片面甚至失真的“碎片”信息快速汇聚,所形成的强大舆论张力足以对普通公众产生巨大影响。

 

03

核电的专业性vs公众的话语权

随着社会的整体进步,公众的权益意识不断提升。在核电项目的公众沟通中,公众正逐步由原先的机械、被动参与,向主动参与过渡,更加关注自身在公众沟通中发挥的作用,希望自己的发声能被重视并得到有效反馈。

但对专业性较强的核电项目而言,如何提高公众参与能力,使得在不增加参与难度的同时,加大公众参与深度、体现参与效果,是未来核电公众沟通工作中面临的又一新形势。

未来核电公众沟通工作怎么做?

 

01

周边公众参股核电站?

核电项目要进一步被公众所接受,特别是得到项目所在地民众的支持,必须探索从矛盾对立到利益共享模式的转变。目前核电项目开发过程中,普遍与地方的协调发展统筹不够,主要体现为融合方式单一、共享成果有限。如以往项目建设过程中,征地搬迁多采取一次性货币补偿或实物补偿的方式。虽然短期内公众通过项目实施获利,但从长远看,并不利于核电全寿期内的公众沟通。

根据《关于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试点的意见》(国资发改革〔2016〕133号)中明确的企业员工持股相关规定,未来吸收民资民企参与国企混改,打造国有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是深化国企改革的方向之一。

因此要切实用好政策,做好顶层设计,研究引入将征地补偿折算项目股权的方式,探索打造核电企业与周边公众利益共同体,建立长效、稳定、共赢的公众沟通机制,尽早排除因项目实施周期过长可能导致的公众支持度下降的隐患。

 

02

“主流人群、必经、高频、低干扰”

现行的核电公众沟通工作未能完全顺应新媒体时代的特点,信息传播的形式及内容相对单一,容易造成公众对真实信息产生阅读疲劳,反而对“不确定”的信息更为关注。如目前的核电企业官网、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媒体,以及各类核电科普夏令营、企业开放日等宣传活动,均需要公众主动地点击、浏览,或调整出固定时间去专程参与,以接收核电相关信息。未来核电信息的传播,建议在已有信息传递方式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公众的“碎片”时间和空间,最大程度发挥“碎片”信息汇聚所带来的张力,通过多次重复,以量变寻求质变。如利用楼宇电梯、公交、地铁、高铁传媒等看似微弱的传播途径来滚动播放核电相关信息,抓住其“主流人群、必经、高频、低干扰”的特点,以通俗、易懂的内容和轻松、明快的风格,不经意间给公众留下深刻印象,在时间的催化下达到有效的宣传效果。

 

03

针对项目实施的不同阶段,深化公众参与程度

深入研究和探索诸如听证会、论证会、座谈会、公众意见调查、专家咨询或审查会等不同类型公众参与方式的适应性,分别对应项目实施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公众参与活动,有效提升公众的参与感受。

a在项目前期阶段

尽早与厂址周边公众建立互动交流,及时将项目推进中的关键信息通告周边群体和相关人士,并及时响应公众关切;

b在项目建设阶段

将建设过程的环境评价和相关技术指标以科普的形式公之于众;

c在项目运行阶段

定期发布核电站机组环境影响评价结果、核电站外围环境监测结果和生态监测结果等信息;

d在项目退役阶段

倾听公众对核设施退役治理方案的意见,召开公众参与退役治理的听证会,对治理过程和治理结果及时公告。

 

04

多维度做好核电相关信息公开

传播学里提到,容易引起恐慌情绪的事物往往是公众不了解或不理解的事物。通常认为只要信息公开透明,便足以消除谣言,但比信息透明更加重要的还有:

一是信息透明的同时要保障信息的有效到达,二是要保障信息的发布者或确认者的权威性。

在信息传播高度发达的今天,做好核电相关信息公开,

一是要进一步完善法规体系建设,对应该公开和不予公开的内容提出统一的明确要求,切实保障公众知情权;

二是要建立官方、权威、高度统一的核电信息公开平台,使得关注者更便捷、直观地接收真实信息。

 

05

推动新技术在核电公众沟通领域的应用

核电公众沟通是一项涉及社会、技术、心理、公共管理、传播方式等多领域的交叉性课题,未来应研究探索将大数据、物联网和区块链等新技术引入核电公众沟通中,洞悉公众关注热点趋势,实现“各核企之间、核企与公众之间、公众与公众之间”互联互信、协同发展。

(本文在微信刊发时有删节,原文《我国核电公众沟通路径研究》见《中国核工业》杂志2020年第6期。作者乔煜单位为辽宁庄河核电有限公司;曹亚丽、荣健单位为中国核电发展中心。)

 

浏览字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