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陕西省核与辐射安全网!
|
今天是:
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政策法规
法律
法规
部门规章
国家标准
规范性文件
电磁辐射
电磁辐射科普知识
电磁辐射动态
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科普知识
电离辐射动态
核安全文化
核安全文化科普知识
核安全文化动态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协会动态
党务专栏
会员之家
会员单位
会员服务
会员风采
关于我们
协会简介
协会章程
协会机构
联系方式
电磁辐射
— electromagnetic —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电磁辐射
->
电磁辐射科普知识
移动电话与生活
发布时间:2020-02-06 浏览次数:173 次 来源:广东省辐射防护协会
重要事实
? 移动电话的使用非常普遍,估计全世界有46亿用户。
? 迄今为止,尚未证实移动电话的使用对健康造成任何不良后果。
? 目前正在进行研究,以评估使用移动电话可能造成的远期影响。
? 由于驾驶员驾车时使用移动电话(无论是手持还是“免提”),发生道路交通伤害的危险会加大。
移动或蜂窝移动电话现已成为现代通信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许多国家,一半以上的人口都在使用移动电话,移动电话市场迅速发展。2009年末,估计全世界有46亿移动电话用户。在世界一些地区,移动电话是最可靠或可使用的惟一通信手段。
鉴于移动电话用户数量极大,必须对任何潜在的公共卫生影响做出调查、了解和监测。
移动电话通信通过一个称为基站的固定天线网络发射电波。射频波就是电磁场,但是与X射线或伽玛射线辐射等电离辐射不同的是,射频波不会打破化学键,也不会给人体造成电离辐射伤害。
接触水平
移动电话是低功率射频发射器,运行频率为450至2700兆赫,峰值功率为0.1至2瓦。 手机打开时才传输功率。随着手机传输距离不断加长,功率(以及用户射频辐射接触量)迅速衰减。因此,与身体保持30-40公分距离使用移动电话者,如发送短信、上网或使用“免提”装置,射频场接触量会大大低于把手机放在耳边接听者。
除使用“免提”装置,在接听电话时使移动电话与头部和身体保持一定距离以外,限制接听电话的次数和通话时间,也会减少接触量。在接收信号好的地区使用电话,也会减少接触量,因为信号好,电话传输功率会减小。使用商业装置来降低射频场接触量,并无证据证明是有效的。
在医院里和飞机上通常都禁止使用移动电话,因为射频信号可能会对某些电子医疗装置和导航系统造成干扰。
对健康是否有任何影响?
在过去二十几年中,进行了大量研究以评估移动电话是否会带来潜在的健康风险。迄今为止,尚未证实移动电话的使用对健康造成任何不良后果。
短期影响
组织发热是射频能量与人体相互作用的主要机制。在移动电话使用的频率上,大部分的能量被皮肤和其他表面组织吸收,使大脑或身体其他任何器官的温度略微升高。
一些研究调查了射频场对志愿者脑电波活动、认知功能、睡眠、心率和血压的影响。迄今为止,没有任何研究表明存在一致的证据,证明接触射频场强度低于造成组织发热的限值,会产生不良健康后果。此外,研究也未能对接触电磁场和自述症状之间的因果关系或“电磁辐射超敏反应”提供支持。
相反,研究结果却清楚地表明,由于驾驶员驾车时使用移动电话(无论是手持还是“免提”),发生道路交通伤害的危险会加大。有数个国家禁止或者特别不鼓励人们驾车时使用移动电话。
长期影响
关于接触射频的潜在长期风险的流行病学研究,主要目的是要查明脑肿瘤与移动电话使用之间的相关性。然而,由于许多癌症是在导致肿瘤的这种相互作用发生多年之后才被发现,以及移动电话到1990年代初才广泛使用,目前的流行病学研究只能评估短期内即有明显症状的那些癌症。不过,动物研究结果均显示,长期接触射频场不会增加罹患癌症风险。
一些大规模的多国流行病学研究现已完成或正在进行之中,包括病例对照研究和关于成年人健康端点数量的预期定群研究。迄今为止,流行病学研究结果并未提出任何相互一致或有说服力的证据,证明接触射频与任何不良健康后果存在着因果关系。然而,这些研究有太多的限制因素,无法完全排除其中的关联,尤其是排除长期密集使用时具有的关联。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协调组织了一项名为INTERPHONE的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目的是探讨成年人使用移动电话是否与头部、颈部癌症有关联性。13个参加研究国家的数据汇总分析表明,使用移动电话10年以上者没有发现罹患胶质瘤和脑膜瘤的风险增加,一些迹象显示在10%移动电话累计时间最长使用者中罹患胶质瘤的风险增加,尽管没有更长使用时间与风险增加相一致的趋势。研究人员的结论是,偏差和错误限制了这些结论的确定性,无法做因果关系解释。
INTERPHONE研究结果虽然没能证明大脑肿瘤风险增加假设的成立,但移动电话使用增加、缺乏移动电话使用15年以上的数据说明,有必要进一步进行移动电话的使用与大脑肿瘤风险的研究,特别是近年来青少年使用移动电话大大普及,因而潜在接触期会更长,世卫组织积极促进对这一人群的进一步研究,调查对儿童和青少年健康的潜在影响的几项研究正在进行中。
“接触限值”指南
对于比吸收率(人体每单位生物组织的射频能量吸收率)已给出适用于移动电话用户的射频接触限值。目前,两个国际机构[1,2]已制订出适用于工人和公众的“接触”指南,正在接受医疗诊断或治疗的患者除外。该指南以对现有科学证据的详细评估为基础。
世卫组织的应对
为回应公众和政府方面的关注,世界卫生组织于1996年设立了国际电磁场计划,用以评估电磁场对健康产生可能不良影响的科学证据。世卫组织2012年将对射频场暴露的健康风险作正式评估,其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世卫组织的一个专门机构,将在2011年对移动电话致癌的潜在风险进行分析。
世卫组织还通过其研究规划定期确定并促进有关射频场与健康研究的优先事项,以填补知识空白。
世卫组织编制公共信息材料,并促进科学家、政府、产业和公众之间开展对话,以提高对可能与移动电话有关的不良健康风险的认识。 (文章来源:世界卫生组织实况报道 第193号 2010年5月)
上一篇:
WiFi产生的电磁辐射可能对地球物种构成威胁
下一篇:
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者法拉第
----- 政府网站 -----
中央人民政府
国家生态环境部
陕西省人民政府
陕西省生态环境厅
西安市人民政府
宝鸡市人民政府
咸阳市人民政府
铜川市人民政府
渭南市人民政府
延安市人民政府
榆林市人民政府
汉中市人民政府
安康市人民政府
商洛市人民政府
韩城市人民政府
----- 省内环保 -----
西安市生态环境局
宝鸡市生态环境局
咸阳市生态环境局
铜川市生态环境局
渭南市生态环境局
延安市生态环境局
榆林市生态环境局
汉中市生态环境局
安康市生态环境局
商洛市生态环境局
杨凌示范区生态环境局
韩城市生态环境局
陕西省固体废物信息
----- 省外环保 -----
生态环境部
环保部西北督查中心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
天津市生态环境局
河北省生态环境厅
山西省生态环境厅
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厅
辽宁省生态环境厅
吉林省生态环境厅
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浙江省生态环境厅
安徽省生态环境厅
福建省生态环境厅
江西省生态环境厅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
河南省生态环境厅
湖北省生态环境厅
湖南省生态环境厅
广东省生态环境厅
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
海南省生态环境厅
----- 环保相关 -----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中国环境报社
中国环境信息化
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
环保技术国际智汇平
浙江省辐射防护协会
广东省辐射防护协会
江苏省辐射防护协会
----- 会员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