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陕西省核与辐射安全网!|今天是:

电离辐射

— ionizing —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电离辐射 -> 电离辐射科普知识

核电站发生核泄漏时会排放哪些放射性核素?

发布时间:2020-06-11  浏览次数:186 次  来源:国家核安全局

目前核电站主要通过铀-235的裂变反应释放的能量进行发电的。核裂变生成许多裂变产物,并释放多个中子,中子除可继续诱发铀-235发生核裂变外,还可与铀-238和容器及介质发生核反应,生成超铀元素和活化产物,这些物质均含有一定的放射性。

核电站发生核事故时,放射性物质主要通过大气释放到环境中。主要的放射性核素有碘-131、氚、碳-14、铯-137、锶-90以及惰性气体氙-133、氪-85等。考虑到放射性核素的半衰期和产额,核电站发生核事故时我们首先关注的放射性核素是碘-131和铯-137。放射性物质释入大气后,除少数为气体之外,大部分形成气溶胶。放射性气溶胶,在大气中随气流而迁移,或在高空成为雨、雪的凝聚核心,或通过溶解和化学反应与水滴结合,降落到地面,通过吸附、吸收、代谢和转化,可污染陆地和水中的植物和动物,也会由于水的蒸发和风的作用而重新进入大气,形成气溶胶,造成空气的二次污染。(摘自《核辐射防护手册》P56,编号:12)

网站首页|政策法规|电磁辐射|电离辐射|核安全文化|行业动态|会员之家|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陕西省核与辐射安全网  邮箱:sxsfsxh@163.com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影路301号  电话:029-854562212

Copyright © 2002-2025 陕西省核与辐射安全协会  陕ICP备18019836号  陕公网安备61019002003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