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陕西省核与辐射安全网!
|
今天是:
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政策法规
法律
法规
部门规章
国家标准
规范性文件
电磁辐射
电磁辐射科普知识
电磁辐射动态
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科普知识
电离辐射动态
核安全文化
核安全文化科普知识
核安全文化动态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协会动态
党务专栏
会员之家
会员单位
会员服务
会员风采
关于我们
协会简介
协会章程
协会机构
联系方式
核安全文化
— nuclear safety —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核安全文化
->
核安全文化科普知识
核电污染小常识
发布时间:2022-03-14 浏览次数:117 次 来源:中国核电信息网
核电站:将原子核裂变释放的核能转变为电能的系统和设备,通常称为核电站也称原子能发电站。核燃料裂变过程释放出来的能量,经过反应堆内循环的冷却剂,把能量带出并传输到锅炉产生蒸汽用以驱动涡轮机并带动发电机发电。核电站是一种高能量、少耗料的电站。以一座发电量为100万千瓦的电站为例,如果烧煤,每天需耗煤 7000~8000吨左右,一年要消耗200多万吨。若改用核电站,每年只消耗1.5吨裂变铀或钚,一次换料可以满功率连续运行一年。可以大大减少电站燃料的运输和储存问题。此外,核燃料在反应堆内燃烧过程中,同时还能产生出新的核燃料。核电站基建投资高,但燃料费用较低,发电成本也较低,并可减少污染。截至1986年底,世界上已有28个国家和地区建成了397座核电站。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统计预计到21世纪初将有58个国家和地区建造核电站,电站总数将达到1000座,装机容量将达到8亿千瓦,核发电量将占总发电量的35%。由此可见,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核电将成为电力工业的主要能源。
放射性污染:指人工放射性物质造成的对环境的污染。
自然界中一些物质的原子核通过衰变,可以发射特殊类型的辐射,人看不见,感觉不到,只能通过仪器进行探测,这种物质称为放射性物质。天然存在于自然界的放射性物质有铀、钍系和钾的同位素以及空气中的氡和宇宙射线等,叫做天然放射性物质,或天然辐射源。它们广泛分布岩石、土壤、水和空气中,人类对于这些天然射线的照射,早已经适应。
人类由于生活、生产、社会活动的需要,生产或使用的放射性物质,排放出的放射性废物,核试验产生的放射性沉降物等,叫做人工放射性物质,或人工辐射源。人工放射性物质带来的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有较大的影响和危害。影响和危害的程度,与污染的情况、放射性废物的数量、组成、方式、净化、处理程度以及射线剂量大小、辐射部位、出现后发效应的时间等,有很大关系。
自然环境具有容纳某些对人体有害物质的能力,但容纳能力有限,放射性物质虽然经过一段时间可在环境中衰减直至消失,然而在一定时间内,当放射性物质累积到一定程度,超过环境的容纳能力后,就会造成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的危害。
大剂量短时间引起的急性放射性污染伤害,可使人或生物在很短时间内死亡,叫做原发效应。受到放射性污染伤害的人或生物,经过一定时间,诱发癌症,如白血病等,或影响和危害孕妇和胎儿,缩短寿命以及遗传伤害等等,叫做后发效应。
为防止放射性污染,往环境排放的放射性废物必须有一定限度。对核试验、原子能和平利用以及其他放射性物质的开发利用和处理应有严格的控制标准,加强各种防护措施,对放射性物质实行全面管理,发展控制和减少放射性污染的排和技术,研究控制放射性污染进入人体的途径等。
上一篇:
为什么压水堆不会出类似切尔诺贝利的事故
下一篇:
美国的增殖堆
----- 政府网站 -----
中央人民政府
国家生态环境部
陕西省人民政府
陕西省生态环境厅
西安市人民政府
宝鸡市人民政府
咸阳市人民政府
铜川市人民政府
渭南市人民政府
延安市人民政府
榆林市人民政府
汉中市人民政府
安康市人民政府
商洛市人民政府
韩城市人民政府
----- 省内环保 -----
西安市生态环境局
宝鸡市生态环境局
咸阳市生态环境局
铜川市生态环境局
渭南市生态环境局
延安市生态环境局
榆林市生态环境局
汉中市生态环境局
安康市生态环境局
商洛市生态环境局
杨凌示范区生态环境局
韩城市生态环境局
陕西省固体废物信息
----- 省外环保 -----
生态环境部
环保部西北督查中心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
天津市生态环境局
河北省生态环境厅
山西省生态环境厅
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厅
辽宁省生态环境厅
吉林省生态环境厅
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浙江省生态环境厅
安徽省生态环境厅
福建省生态环境厅
江西省生态环境厅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
河南省生态环境厅
湖北省生态环境厅
湖南省生态环境厅
广东省生态环境厅
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
海南省生态环境厅
----- 环保相关 -----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中国环境报社
中国环境信息化
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
环保技术国际智汇平
浙江省辐射防护协会
广东省辐射防护协会
江苏省辐射防护协会
----- 会员单位 -----